摘要:买股票还是买基金?这是摆在很多投资人面前的一种选择。其实,用下面一张图就可以很好地表示基金与股票的风险收益关系。一般来说,基金的投资风险是小于股票的,因为不管怎么说,基金像是一个过滤网,基金公司有严格的风险控制政策,至少可以避免最坏的情况发...
买股票还是买基金?
这是摆在很多投资人面前的一种选择。其实,用下面一张图就可以很好地表示基金与股票的风险收益关系。
一般来说,基金的投资风险是小于股票的,因为不管怎么说,基金像是一个过滤网,基金公司有严格的风险控制政策,至少可以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。而股票完全属于自我控制,要是2008年不小心买了中国石油,那可就亏得裤子都没有了。而我们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,过去20年的年化收益能达到15-20%左右,这还只是平均数,作为长期投资来说,比放在银行要靠谱的多。
所以,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买基金是一种比较理智的选择,但是基金和股票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。买基金需要知道哪些事情呢?
1、基金定投适合绝大多数人
定投是一种适用性最广、操作最为简单、方便的投资策略。即定期定额买入某只基金,现在的APP可以智能自动扣款,不要太方便。
特别适合高景气但波动性较大的行业,因为高景气可以保证未来会上涨,至少不会持续下跌,而高弹性的行业普通人难以把控高低点,所以特别适合定投。比如当前的半导体、医药、消费和新能源。长期属于高景气赛道,未来几乎肯定会上涨,只要经济复苏,这些赛道都会上涨,他们就像是过去20年的房地产。
实际上定投是一种选择,以时间换空间。通过在一段时期内分批买入的方法可以平滑持仓成本。最起码不会买在最高点,持仓成本介于中间部分。如果是在熊市买入,甚至持仓成本处在低位,具有相当的确定性,特别适合绝大多数投资者。
举例来说,我们选择在2007年5月(上升中部)和10月(最高点附近)的高点开始定投,坚持到现在,依然是赚钱的,可沪深300指数到现在还没有回到原点。
2007年5月1日定投(中部)
2007年5月1日定投(顶部)
如果我们在市场下跌较多时加大定投金额,最后的结果也相当可观,远比普通理财来的好。但,定投需要长期投资,需要有持续的现金流,如果投资者闲钱不多,可能会中断。
另外,定投并不适合当前非常热门的赛道,因为快速上涨的行情中,定投是不合适的,一来无法积累足够的筹码,二来无法获得低价成本。所以,一般在行业的低谷期进行定投是比较合适的。
基金定投有两个关键点,一个是坚持,一个是选择一只总体趋势向上的基金。
2、面对不确定性,动不如不动
当市场下跌时,很多投资者会很焦虑,试图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亏损,或者切换赛道,选择其他赛道,结果可能会造成高吸低抛。
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频繁交易,因为面对不确定性时,不知所措,试图通过各种操作来挽救自己的账户,殊不知,动的越多,错的越多。当然,错误也是宝贵的经验。
所以,一名初学者频繁交易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不动是投资者进阶投资的重要一步。
我们用数学来表示这个过程。
如果我们未来具有较高不确定性,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分别是50%,这时候未来的期望是0,相反,已经下跌的持仓因为调整较多,自己研究的较多,具有更高的确定性,上涨的概率可能超过50%,60%、70%,甚至80%,所以,未来获得收益的期望更高。所以,理性的策略还是以不变应万变。
3、涨的时候卖,跌的时候买
基金投资者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追涨,当某一个概念上涨时,迫不及待的买入,往往可能买在高点。等上涨到一定程度后,又舍不得卖,最后利润回吐,甚至亏损。
实际上,做投资就是要逆向投资,别人卖的时候买,别人买的时候卖。这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呢?别人都卖的时候,供大于求,价格下跌,这时候买具有性价比,别人都买的时候,供不应求,价格上涨,性价比下降。实际上这个过程中行业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,变化的是人们的预期以及利率而已。如果注定要涨,未来自然会回来。
但,这个买卖时间点有一个度的问题,不能刚涨一点就卖,或者刚跌一点就买。
我们需要关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。时间维度是预期的兑现需要时间,不能一蹴而就。比如说国家准备支持半导体,从发声到不断的出台政策,企业需求上涨甚至盈利都需要时间。空间维度是因为价格的上涨会让人恐慌,上涨压力越来越大,价格的下跌后买盘会越来越强。
4、适度分散
基金投资者很容易犯的错误是孤注一掷。认为看好某一个行业或主题,然后全面押注,但这从风险的角度来说是很不恰当的。也有的时候,投资者因为亏损,不断加仓平摊成本,最后被迫全仓某一只基金,这也是不可取的。
还有的投资者,喜欢买很多只基金,甚至数十只基金,其实这也没有必要,过度的分散会浪费确定性的机会。
一般来说,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选择4只左右的基金即可,并根据行情的发展适当调整仓位。比如,每一只基金的初始仓位占比为25%,当净值上涨导致仓位超过30%的时候开始降低仓位,当下降至20%的时候,可以慢慢补仓,以维持资产配置的均衡。
5、尽量要一直在场内
很多投资者很容易犯的错误是,预期未来市场可能会下跌,所以全部退出或者大幅卖出后,希望在更低的价格买入。
但是,事实证明,这种策略可能是有效的,可绝对不适合普通投资者。甚至不适合绝大多数的专业投资者,为什么基金经理从来不空仓操作?
因为市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下跌或者震荡,真正的快速上涨发生在少数时间段。而人的一生,有钱的时候可能遇到的快速上涨也就那么几次。如果判断错误,可能会损失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。
而作为普通人,对宏观大势的判断能有几分准确性呢?
另外,很重要是市场经常上演结构性行情,即使大盘判断正确,行业也可能出错。比如2022年大盘下跌较多,但新能源却是一只独秀。2017年大盘较好,但是医药却很弱。
所以,投资者尽量要保持一直在场内,才能不错过机会。这种机会一旦错过,前面做的再好,也是枉然。即使做一些择时,也要保持仓位在50%以上。
承担部分下跌风险以换取更好的机会,这是很理性的。
6、穷不选债
如果你的资金量较小,那么我不建议你花时间购买债券型基金。当然如果你不花时间的话,那么随意购买债券型基金也无所谓。
因为债券型基金的收益是不划算的,建议你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,投资自己可能比投资基金来的更划算。
举例来说,1万元1年多2个百分点,也就200块钱,只需要多加半天班就可以得到。但是如果你要从债券型基金中选出一只能够一年超越基准2%的基金,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,还得冒着亏损200块钱的风险。
这并不是歧视穷人,而是对于穷人来说,这已经没有什么性价比。花费相同时间,所得到的最终收益是不一样的。
对于资金量较少的人来说,完全可以把债券型基金当成是存款来对待,没有必要花时间去筛选。
7、每一次市场大跌都是机会
从美国过去的历史来看,每一次下跌都是机会。但这个能不能转移到A股上来呢?是不是A股的尿性呢?
首先,A股过去20年,即使大盘没涨,但基金依然是赚钱的,所以基金投资与大盘在涨跌并不完全是一回事。
其次,A股过去20年,很多成长没有体现在股市中,股市根本就不是经济晴雨表。比方腾讯、阿里巴巴、华为等一系列巨头都没有在A股上市,而随着注册制改革,未来刺激中国经济上涨的科技股将成为A股主力。所以,过去经济涨,股市不涨的情况不会那么明显了。因为股市的体量足够大,已经逐步代表经济。
最后,投资就是投资国运,在一个上升的周期中,每一次下跌都是机会。而从大的历史周期来看,中国正处在历史上改朝换代后的蓬勃发展期,这种国运可能还会持续数十年。
小结
基金是非常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,定投是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,投资者应该知道市场上的机会很多,但属于自己的机会较少,如何把握住,就是抓大放小。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研究个股,或者择时上,精研赛道是最好的选择。